首页
> 服务指南 > 网络安全

网络安全基础知识

发布时间: 2025- 02- 17 15: 32浏览次数:

网络安全基础知识

一、网络安全是什么

网络安全是指通过采取各种技术和管理措施,确保网络系统中的硬件、软件及数据受到保护,不被未经授权的访问、泄露、篡改或破坏,保障网络服务不中断,信息系统正常运行 。它涵盖了多个层面,包括网络设备安全、操作系统安全、应用程序安全以及数据安全等。简单来说,网络安全就像是给我们的网络世界加上了一把锁,保护我们的信息资产不被非法侵犯。

二、常见的网络安全威胁

1.病毒与恶意软件:计算机病毒是一种能够自我复制、传播并对计算机系统造成破坏的程序。它可能会删除文件、篡改数据、窃取信息等。恶意软件则包含间谍软件、勒索软件、广告软件等。间谍软件会暗中收集用户的敏感信息;勒索软件会加密用户文件,要求支付赎金才给予解密;广告软件会不断弹出广告,干扰用户正常使用计算机。

1.网络攻击:

1.DDoS 攻击: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,黑客通过控制大量被感染的计算机(僵尸网络)向目标服务器发送海量请求,使服务器资源耗尽,无法正常提供服务。比如,当学校的在线教学平台遭受 DDoS 攻击时,师生们就无法正常访问课程资源。

2.SQL 注入攻击:攻击者通过在 Web 应用程序的输入字段中插入恶意 SQL 语句,从而获取、修改或删除数据库中的数据。如果学校的教务管理系统存在 SQL 注入漏洞,学生的成绩信息等就可能被窃取或篡改。

3.社会工程学攻击:这是一种通过欺骗手段获取用户敏感信息的攻击方式。例如,钓鱼邮件伪装成学校财务部门、银行等机构发送的邮件,诱导用户点击链接输入账号密码等信息;还有电话诈骗,冒充学校工作人员或公检法人员,以各种理由骗取用户钱财或个人信息。

三、如何做好网络安全防护

1.安装安全软件:在个人计算机上安装正版的杀毒软件和防火墙。杀毒软件可以实时监控系统,检测并清除病毒和恶意软件;防火墙则能阻止未经授权的网络访问,保护计算机免受外部攻击。

2.保持软件更新:操作系统、应用程序等要及时更新到最新版本。软件开发者会不断修复软件中的漏洞,更新软件可以降低被攻击的风险。例如,Windows 系统会定期发布安全补丁,及时更新能有效防范黑客利用系统漏洞进行攻击。

3.设置强密码:密码应包含大小写字母、数字和特殊字符,长度不少于 8 位。并且不同的账号不要使用相同的密码,避免一个账号被盗,其他账号也受到牵连。比如,学校的电子邮箱、图书馆借阅系统等账号都应设置不同的强密码。

4.谨慎使用公共网络:在使用学校的公共无线网络或校外的公共 Wi-Fi 时,不要进行涉及敏感信息的操作,如网上银行转账、登录重要账号等。因为公共网络的安全性较低,容易被黑客监听和攻击。

5.提高安全意识:不轻易点击来路不明的链接和下载未知来源的文件;对可疑的邮件、电话和信息保持警惕。例如,收到自称学校领导要求转账的邮件,一定要通过其他方式核实真实性,切勿盲目转账。

网络安全关乎我们每个人的切身利益,希望大家认真学习这些基础知识,在日常使用网络的过程中,时刻保持警惕,共同营造安全、健康的网络环境。如果大家在网络安全方面有任何疑问或遇到问题,欢迎随时与信息与教育技术中心联系。